自2012年,谷歌眼镜GoogleGlass的发布让人们看到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机遇,随后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受到了很多追逐科技和潮流的年轻人的追捧。
智能穿戴设备是近几年的大热产品,各个大厂商都希望在这个领域能占据一席之地。据数据统计,2018年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中,排名靠前的还是一些像苹果、小米这样的老面孔。
其中,AppleWatch是现在最火爆的智能穿戴设备,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出货量超过了470万,这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4%,而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17%。
排名三到五位的是Fitbit、华为和Garmin,他们的出货量分别是270万、180万和150万。在这之中,Fitbit的同比出货量有21.7%的下降。
从智能服装行业来看,2016年被称之为智能服装元年,随着近年来资本不断看好,初创企业不断涌入。据数据显示,2016年智能服装从之前的几乎为零一跃成为可穿戴类的第一品类,出货量高达2600万件,而这仅仅只占中国服装年出货量的千分之一;预计到2020年,智能服装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经过前期发展,在产品技术与形态表现方面已经进入“同质化”。因此,智能服装作为智能手环等设备的承接者,推动可穿戴设备继续向前迈进的载体,智能服装无疑将是最优的不二选择。
再则,跟产品的属性有关系。服装不仅是人体必需物,而且与人体接触更紧密,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性实现来说,其所采集到的人体数据辅之于有针对性的算法无疑比当前的手环、手表等设备更准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使用体验,对可穿戴设备的推广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高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