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全成形毛衫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套口缝合,下机后经过简单的整理就可以直接穿着。相比较毛衫传统生产方式,全成形毛衫组织结构的连续性较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如何保证不同的编织区域能够平滑的衔接与过渡,仍需要从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原理、技术难点、上机工艺等方面展开分析,得到全成形毛衫接口处的连续性设计方法。
1、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原理
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原理即通过各种收放针、移圈摇床、局部编织等工艺与筒状编织工艺相结合,通过机头移动配置纱嘴,实现织物编织的一次成形。当袖子与大身的高度不一致时,通过设定大身与袖子的编织比例让毛衫在起底位置及袖身合并位置保持一致。
全成形毛衫可以横向编织,也可以竖向编织,它们都以筒形为基本组织。竖向编织,即从起底位置开始,运用三个导纱器分别对大身及两只袖口进行编织,在腋下处完成袖子与大身的合并后用一个导纱器编织完成。横向编织相比常规的竖向编织,横向编织直接从一端袖口和边部费纱开始圆筒编织,到中间领子部位加入一把导纱器前后编织,最后合并成一个导纱器直至编织完成。
全成形毛衫编织方法
纵向编织实例
横向编织实例
2、全成形毛衫连续编织的难点
全成形毛衫采用四针床编织,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下机后不需要套口缝合,经过简单的整理后就可以直接穿着,但对全成形毛衫来说并不意味着其表面一点痕迹都没有。因为要移针和收放针的缘故,毛衫表面还是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可以通过工艺的变化处理让其不太明显。
收放针痕迹
全成形毛衫组织结构连续性难以实现的部位是大身前后片连接处、肩部接肩位置、袖子前后片连接处等,尤其是大身前后片连接的收针处和以降落伞形为代表的肩形。下图左侧是斜向挑孔的组织结构图,右侧是斜向挑孔和正反针结合在全成形毛衫上的实际编织效果,可以看到,正反针在毛衫收放针结合处组织的连续性很好,而斜向挑孔组织会形成一道很突兀的收针条,这个收针条的产生正是因为全成形的编织工艺限制所决定的。
3、编织平滑过渡的设计方法
(1)收放针的方式
全成形毛衫通过收针和放针来完成织物轮廓的变化,不同收放针方式的选择会对全成形毛衫组织结构连续性产生一定影响。
在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工艺中,收针有明收针和暗收针两种主要方式。在编织工艺中,明收针的转移线圈数量大于收针数量,所以在毛衫表面会留下收针痕迹,也叫收针花,但如果用较细的纱线进行明收针,纱环几乎不受影响,不会存在加针痕迹。而暗收针的转移线圈数量等于收针数量,不会产生收针痕迹,毛衫组织结构的连续性较好。
明收收针花
放针也叫加针,可以达到增宽织物门幅的目的,加针有明加针和暗加针两种方式,明加针有挑半目加针和移针后补洞加针两种类型。在边缘部位进行明加针时,会有一道加针痕迹,但如果用较粗的纱线进行加针,纱环几乎不受影响,不会存在加针痕迹,毛衫组织结构的连续性较好。
不同加针方式效果
(2)组织花型
组织结构在全成形毛衫的设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组织结构不同,对花型图案连续性的影响也不一样。当组织结构是正针或者反针时,在收针处图案的连续性很好;当组织结构都是挑孔时,在收针处编织工艺会不好通过,会对图案的连续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挑孔组织在毛衫收针部位出现收针条时,若构成组织花型的挑孔组织中有与收针条形成呼应关系的其它线条形成时,收针条会融入到组织结构的设计中,不显突兀。
收针条融入组织结构
(3)编织方式
全成形毛衫的编织方式对毛衫组织结构的连续性有影响。全成形毛衫可以横向编织,可以在边缘部位没有收针直接编织,也可以将收针分散地放在衣服的其它部位来编织,这样在传统的边针处就可以没有收针,让服装的组织显得更完整。
责任编辑:许月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